初中生中考后出路有哪些(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中考是一道关。孩子中考能考出个什么等级分数,成了家长在孩子初中阶段最优心的事。在中国目前,中考是人生第一次大考试,把孩子带到一个十字路口。《义务教育法》规定,每个公民享有接受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权利,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按实施办法,九年期间学生不留级,不复读。
完成九年教育,成绩合格,统一发给《义务教育毕业证书》。这是孩子取得第一张全国通用的学历文凭。初中毕业后,实际上有三条继续走的路:读普通高中、读职业高中、偷偷打工(按规定未成年人不准去打工挣钱,只好“偷偷”,但有关部门管不住)。很多孩子觉得事情没什么大不了,家长却往往把中考后孩子的道路选择看得很重。
大多数家长给孩子首选读普通高中。然后考普通高等学校,观念使然,考不考得上也是人生能有几回博嘛。兴许考上了,有机会再读下去,再考硕士、博士,整个家族都风光荣耀。按照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高中阶段招生计划,每年安排50%初中毕业生人读普通高中,另外50%人读职业高中。
但初中毕业生这个安排计划目前难以执行到位。由于大多数家长不愿意孩子读职业高中,事实上每年各地初中毕业生60%以上进人普通高中,而每年普通高中毕业生中,按招生计划只能安排70%左右进入普通高等学校读书。
每年各地教育部门都会划定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中考试题要兼顾初中毕业(也有些地方分为毕业试和升学试两种),不会太难。这条最低录取分数线含金量也不高。如总分750分试题,升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大概就是300分到350分。
这已经是很照顾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读普通高中的形势需要了。况且,再低于这个分数线的孩子,要接受普通高中功课,已经非常困难了。
要进重点高中,就要550分以上甚至600分以上的中考成绩,否则也难以适应重点高中教学进度与要求。
现状是,家长望子成龙思想作怪,认为孩子将来读上普通高等学校,才能有望当白领,成就功名。去职业高中读书则会低人一等,只会当蓝领。每一年中考分数刚入最低录取分数线,就要求挤进重点高中或者示范性高中;孩子分数达不到普通高中分数线,走后门也要进一般普通高中。
第二条路是读职业高中。职业高中对学生文化水平要求不高,其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劳动者、熟练工。其实职业高中毕业生出路是不错的,读得好可继续人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技术人才。如果去打工,我国目前是制造业大国,需要大量一线技术工人,拥有专门技术的新生劳动者通常很容易就业,且报酬不菲。
如很多工厂、企业常年招工不足,有些老板出高薪招聘数控机床操作工、模具工等特殊工种人员,工薪收人远高于公务员。广东用工紧缺时,有些企业居然通过“蛇头”介绍非法就业、非法入境或者非法居留的洋人到企业打工。
另外,第三产业在我国发展方兴未艾,像厨师、幼师、护士、保姆等,除了在我国用工市场上紧缺,容易找到工作外,还可以办手续出国务工,并获得较高待遇。
我国大规模职业教育兴起于近年。职业高中师资、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同时,由于教育总是滞后于经济发展,结果是职业高中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式总是有缺陷,赶不上社会和市场需求。这也许是一些家长不愿意孩子去读职业高中的原因。每年各地职业高中总是完不成招生指标,或者招进去以后留不住学生。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完善,实际上国家很重视开展职业教育,各地也在按国家要求不断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职业高中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现在,按照工作岗位要求组织教学订单办学模式,以及由用人单位资助,毕业前去定岗实习等实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等,正在越来越多被采用。
关键是,孩子初中文化成绩不太好,也不应该太小年纪就让孩子去打工。现在一般家庭也不缺再养孩子三年的钱。家长还是面对现实,鼓励孩子到职业学校去学技术,条条道路都会通向成才。每年各地30%初中毕业生进职业高中继续接受教育。中考这第一次人生大考,使一些家长修改了孩子小时候的成才计划。
第三条路是去打工。每年各地近10%初中毕业生选择打工。严格来说,国法禁止未成年人打工。十五六岁的孩子,本来用不着忙着去挣钱,而且未成年就走进社会更难管教,一不小心沦落到做坏事,成坏人,会潦倒一生。
但有些家庭平时对孩子就缺管教,现在中考成绩实在太差,有些孩子趁机离开学校,书也不愿念了。家长想想,在家里待着也不是个办法,迟早也得到社会上找活干,混饭吃,那就早两年去混吧,别学坏就行。
很难要求初中孩子本人有一个好的人生规划,学习成绩不好也多少说明他读小学和初中时不打紧,不在乎,但不能说他不成人。随着年龄增长,很多这类初中读书差劲的学生,在工作中冒出小聪明,蓦然认识到天生我材必有用,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或者重新回到学校,读出很好的成绩。他们最终获得人生成功,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
在人生的三岔路口,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实情的路。不管有多少荆棘泥泞,家长都应该鼓励孩子百折不挠。好好做人,珍惜生命,活出尊严,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