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新区银都紫藤初中办好一所学校的实践
既然选择了教育修行的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2020年9月,承载着北师大与成都教育合作战略使命,成都高新区银都紫藤初中学校扬帆起航。学校以“博雅至善,融创致远”为主题,用“全课程”理念举行了一场感人至深的开校典礼,勾画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为学校高位起步和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十四五”开局,高质量教育体系立柱架梁,“五项管理”“双减”政策相继落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全面实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践行北师大基础教育“办好一所学校,服务一个地区”的宗旨,我们的回答是:高举北师大教育旗帜,做扎根高新的教育。
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学校治理新格局
北京师范大学褚宏启教授曾说:“当校长离开一所学校的时候,留下最好的东西,不是你的个人功绩,甚至不是办学思考,而是比较好的组织架构,科学合理的制度规则,获得师生认同的价值文化。”作为办学机制创新型学校,两年来,我们积极践行“文化治校是灵魂、学术治校是关键、制度治校是保障”的治校理念。
1、承北师大百年文脉,融古蜀地域基因
作为北师大的资源服务学校,我们秉承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文化基因,挖掘古蜀国都——广都的深厚人文历史底蕴,融合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构筑学校理念文化。
根据学校位于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内的区位优势和高位起步、高质量发展的办学定位,我们确定了学校校训“博雅至善”和核心办学理念“每张笑脸都智慧”,融师生成长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为一体。
顾明远先生说:学校文化是要靠生长出来的。我们深知名校之“名”,在于教育改革中,身处潮流漩涡但始终保持清醒;在于改革前行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因此在拓荒创业过程中,博雅团队逐步凝练出“一群人,一条心,一件事,一起拼,一定赢”的行为文化。
2021年5月,在学校开校240天时,我们仅有的20人教师团队成功承办了由北师大教育集团和高新区教文卫健局联合主办的“创意戏剧,活力校园”第八届儿童国际戏剧节暨美育高峰论坛,国内外二十几位专家、全国22个省市学校代表和市区代表近2000人参加。
全校师生原创参演的大型中英文音乐剧《沸腾》成功首演,“学习强国”等二十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交口称赞。
2、创新机制,提高管理效能,构建“一三三一”的扁平管理模式
作为办学机制创新型学校(去编制化,以人头预算经费总额包干),我们突破了传统的“行政化”“科层化”“单一化”,构建起“一三三一”扁平化管理模型。该模型采用“项目式”工作机制,全员参与,自主竞聘CEO,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任务具体化、责任明确化”,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3、学术引领,民主治校
学校构建以“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特征的现代学校制度,党总支领导下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和现代治理的重要抓手。学校成立学术委员会,积极营造学术氛围,涵养学校教育生态,带领全校教师提升学术水平和学术素养。
二、构建“全课程”体系,促进师生全面成长
建校两年来,我校充分整合京蓉两地一流高校资源、园区高科技企业资源,构建学校“文化场”,践行“全课程”理念,实现人人都是课程开发者,用课程组织学校生活。学校课程构建以培养“全人(博雅)”为目标,覆盖“学校全部生活”,推动学科全面融合,面向与教学相关全部要素。
1、整合资源,打造大社区融合教育场域
我校共享北师大全国80多所附校的办学模式和经验,整合园区高科技企业资源,共同构建教育文化共同体、教育资源共同体、教育改革和创新共同体。变革学校内涵,让学校成为社区的学习中心;突破学校边界,让学校的范围延伸到社区和社会;重塑学校价值,让学校成为师生相互教育和共同成长的介质。
2、五育融合,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以校训“博雅至善”中的“博”“雅”作为学校课程生长点,构建以国家基础课程为主体,融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形成统整的单学科综合课程、多学科融合课程、超学科整合课程,打造德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多课程体系,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性课程保障,满足学生多元选择和个性成长需要。
3、研修培训,用课程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按照成都高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校创建兼顾事业性质又具有企业灵活性的人力资源开发及培养模式,面向全国选聘名优教师,打破体制和身份壁垒,实现教师队伍的动态优化;
构建教师专业成长课程,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引导教师追求课堂的生命活力,追求教学的诗意境界,追求立德树人的人生趣味;通过对需求和资源的分析整合,形成“个人规划,学校搭台,专家帮带,团队打造”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
三、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让教育“返璞归真”
“五项管理”工作事关国家教育根本,学校应守住义务教育的主阵地,构建教育改革的主战线,引导老师成为全面育人的主力军。我校分别从作业管理、课后服务、课堂改革、协同育人四个层面开展探索与创新,力争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搭建立体“五项管理网”。
概括起来为:抓“点”,即在作业“点”上用力,打好“五项管理”组合拳;穿“线”,即在特色“线”上发力,丰富“5+2”服务内容;带“面”,即在课堂“面”上聚力,夯实“课堂”主阵地;织“网”,即在协同育人“网”上着力,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四、改革教育评价,提升育人质量
积极探索评价方式的变革,让每一名孩子在评价的引导下,创造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生长方式。让每一位老师在评价的激励下,经历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教育人生。评价要素主要为以下几点:(见上图)
作为紫藤初中校长,我的教育修行之路才刚刚启程。我们不仅需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做引领,还要有强烈的教育情怀做支撑。这份情怀是对教书育人这份事业的绝对忠诚,也是作为北师大基础教育人的使命和对一方教育生态的责任。
修行之路漫漫,建设一所高品质学校是我们的追求,成就博雅学子独特的精神长相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我们将优享北师大教育资源,立足高科技园区,整合大社区教育场域,以追逐者的脚步、以教育者的情怀、以创新者的气魄促进银都紫藤初中学校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