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学霸秘籍)
学无定法,因材施教;不分好差,考试见效。学无定法是一条规律。而从应试教育实践中,我们还是发现一些常用学习方法,能够促进普通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过的知识能理解,到拿出来使用时都还印象深刻。试小结如下,供家长指导读初中和高中孩子学习时作参考。
特别是对于感到事倍功半的孩子,方法不当,花了大量时间学习,成绩也还上不去。不妨请他们勤用以下学习方法。
一、勤查资料勤翻书
学习过程中,不论是预习、复习、上课、作业、考后复卷等,遇到有疑问,或者找出课本上重点,还可以根据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老师提问往往依据章节重难点,应加留意,并作为课堂笔记常规内容简要记录下来),凡是不懂或不全明白的问题,就要学会马上在资料或相关书上查找出答案,这答案是最准确的。
自己看书查资料,既是补充老师讲解时自己领会的不足,又是自己对知识领会的拓宽拓深。
热爱学习,就是一旦掌握怎样查找解决疑难的办法,就应自然养成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勤查资料、勤翻书,除了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还可以进一步了解所学知识的链接。如使用语文课新学的难懂词语,课文作者介绍及其成名作品;新学的英语单词和语法应用;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包括对同时代其他国家和地方造成的影响;
地理课说的季风、时区等还有没有课本之外作用的介绍,以及地理情况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影响;政治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事例;数理化生等理科教材提到的规律、原理、概念等,跟日常生活有哪些课本之外的更广泛的联系……不大热爱学习的学生,往往很少翻书查阅课外资料。
也许是自习课常被老师赶进度用来上课,或者被做作业占满,学生在学校空余时间有限,在家又没做安排。也许是这些学生学习习惯有问题,只愿听老师讲解,而不愿自己去翻查书刊。我们每所学校都有图书馆或阅览室,但利用率极低。我这里强调带着问题和学习目的去“开卷有益”。
除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相关资料、书籍、报刊等,校外时间还应该经常去书店找书,上网查阅相关内容。学会在哪里可以迅速查到你所要求了解的问题,你就掌握了一种必要学习技巧。
二、认真完成每次作业
上课离不开做作业,学生更要针对自己知识吸收上薄弱环节,加强作业练习。在课堂上老师教了新内容,学生必须通过做作业领会和巩固。同一个知识点,有些学生做一两次作业就明白和记住,但有些同学做好几次还不行。
特别是当这个知识点是必考点,考试题目中不仅要求解释回答,还把这个知识点和很多相近易混的知识点综合在一起(应试教育就这样作弄学生的),对这个知识点没完全掌握的同学就考不出来了,不熟练的知识点累积多了,看到综合试题,学生就晕头转向了。
应付考试笨办法之一就是题海战术。铺天盖地的教学辅导资料和模拟考试题,北京的、海南的,名师精心研究的、名校精英秘制……加上老师在学校布置的,学生已经永远也做不完了,家长还在旁帮着购买,催促孩子完成。
然而,当学生重复练习同一个知识点,本来做5次作业就可以弄懂,再不懂也没办法了,却被要求去做20次重复练习。当学生做30道题目,也没有遇到他不懂的,需要练习的那个知识点,显然是浪费时间。已懂的知识点,没完没了地弄,而那没弄懂的知识点始终没去弄懂,更说不上去熟练了。
老师每每安排模拟考试来训练学生应试心理素质,老师鼓励学生,模拟考试就是一次大题量限时作业,身经百战就能战无不胜。但每一份模拟试题都按中考或高考题型设计,任何一份模拟试题肯定做不到因人而异,科学设计考点。题海战术出发点就是把考点综合到让学生滚瓜烂熟,没有考虑到差生会因此而麻木迟钝。这正是题海战术可怕之处。
认真完成作业这个环节是一个重要学习方法。要让孩子明白,勤奋学生通过完成作业,看老师批改和听老师讲评作业,来打好学习知识基础。聪明学生完成作业后,研究老师和课本为什么那样子去设计作业,以及考虑自己去就所学知识也能做到去布置作业。
每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应该知道自己在各个科目章节中的薄弱环节,并应定期清理自己薄弱环节。比如说英语科语法中现在完成时用法,数学科中几何部分的作用,文言文中的虚词,物理科中的光学等。
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学习办法,就是在作业和教辅材料中找出针对自己那些薄弱环节的题目,加大练习到弄清楚为止,而不是要么长期抄袭或缺交作业,要么被题海战术牵着鼻子走,疲于奔命。
三、每次考试后编制错误记录本
可考过一次丢了分的题目,下次再考还是丢分,犯重复错误叫作犯低级错误,很不值得。你对于这个知识点(考点)没弄懂,没吸取教训,也没在意(考点也许实在太多了),所以遇到再考这个点的题目,你重蹈覆辙。这在学习粗心的学生中很常见。
设计试题依据是知识点。考这个知识点,说明这知识点在该科知识中重要或常用。如果你学习认真,不至于所有知识点都不懂。但有可能你在学习时没及时翻书查资料,在作业中没有练熟,以致印象不深,一知半解,所以就忽略了。考试就帮助你把漏洞挖出来,考过之后你就知道问题所在了。
编制错误记录本。每一科都该编一个考试错误记录本,把自己每一次测验、段考、期考试卷上的错误都记录下来,注明为什么错及正确答案(已弄懂了却粗心大意答错了的例外)。这个做法能帮助你巩固学习成果,避免重复犯错。而在每一次新的考试之前看一下这个记录本,尤其在中考和高考之前翻看这个记录本,将帮助你提高考试成绩。
四、归纳总结,融会贯通
读书要动脑筋才有好效果。每学完各科一个单元、一章、一节完整内容,就要及时做一个分部类的归纳总结,甚至包括未学到的同类项。例如英语科语法学了一个一般现在时的时态,在准确把握其用法之后,马上翻书了解,英语到底一共有多少个时态?
归纳起来,方便解决埋头学习某一个时态时,见木不见林,也便于解决以后时态学多了,混在一起似是而非的问题。再如语文科学了记叙文和应用文,再学到议论文时,总结一下作文的文体及其写作特点要求,以便对这部分知识,心中有数。
归纳总结的办法是做成图表,或者用文字简要归纳。
老师上课时会讲相关内容的归纳总结,你要认真听和做笔记。你不会做归纳总结也不要紧,可以请教老师或者查资料翻书看。你推说没时间可不好,总会有一些作业少点的时候,或者利用寒假和暑假。
五、通过课外阅读获取学科背景知识
还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课外去获取更多与学科相关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指学科课本知识之外的学科经验。继续以英语为例,英语作为中学常设学习科目,学生在课堂上按课本要求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
为更好完成英语学习任务,学生应在课外看一些英语小说和电影,看一些英国和美国社会、人文、文学等知识介绍。看些所学科目的背景知识在增加对该科目了解的同时,能提高学习这个科目的兴趣。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现在家庭经济条件不断好转,应多让孩子外出旅游,以弥补学生缺乏自身经历和经验的缺憾。据暑假参加国外夏令营和国外短期游学的学生反映,他们对在真实情景中的英语对话感到津津有味。回国后,对学英语兴趣增加,成绩进步很大。
不管是哪个科目,通过课外阅读消化别人经验,可以获得丰富学科相关背景知识。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阅读的重要性,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将有助于促进各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