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初三女生的疑问——如何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一名初三女生的问题:
我是一名初三女生,学习虽然努力,可让我苦恼的是,我的数学成绩仍然不好,并且几乎每次上数学课都非常疲劳。我也试了很多办法,但都无济于事。后来,听别人说这是条件反射的原因,要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才能有所改善。可如何才能培养兴趣呢?具体应该怎么办呢?
小米老师的回答:
我上中学的时候,物理、化学都很棒,但数学同样让我很头疼。出现在我身上的状况是:上课能听懂,作业能完成,但是一考试,成绩总是不能令自己满意。后来,我认真分析了一下自己,认为自己在基础知识、解题技巧以及解题速度上出现了问题。
由于课堂信息容量小、知识单一,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一般能听懂;课后的练习多是直接应用概念套用算法,过程简单且技能、技巧要求较低,我也能完成。但我忽视了课后的理解掌握和能力提高,所以一旦碰到综合性强一点的题型,就不会分析了。
并且做练习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这也使我的考试时间不够用。恶性循环,到最后,我都有点怕上数学课,感觉思路跟不上了,对数学也越来越没了兴趣。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
知道了原因,就可以一步步克服、解决。后来,我总结了几点,觉得对学习数学很有帮助。它们分别是:笨鸟先飞、举一反三、熟能生巧、归纳总结。
笨鸟先飞就是要课前预习,这样你上课的时候就会轻松地跟上老师的步伐了。
举一反三,就是要做到触类旁通,遇到类似的题目,马上就能反应过来用什么方法解决。你还可以时不时地让自己转换成老师的视角,想一想这道题老师想考查什么知识点、用到了哪些知识点。
熟能生巧,这点在每一门学科上都会用到。知识并不是你理解了就结束了,而要在具体的试题中渐渐掌握、熟练。在练习的过程中,你的速度也会渐渐快起来。
最后就是归纳总结,这一点最容易被忽视,但是又是最重要的。每一次考试,其实最根本的目的是检查你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如果不注意归纳总结,这次错的题目,下次依旧还会错,那做再多的练习也没有用。所以,整理错题、反复地研究错题很重要。
除此之外,我对特别难的题目也不是很执着,我了解并接受自己的数学水平,想着只要把能拿到的分值拿到就是最好的结果,别给自己那么大压力,学习起来才会慢慢产生兴趣。
这些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平时我的数学成绩只是中等,偶尔还中等偏下,但在高考的时候,我的数学成绩在我们班排到前几名。所以,只要你有决心、有毅力,你的数学成绩也一定会得到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