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详细介绍
1、概述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简称,成都七中,又称,成都中学)是一所由成都市教育局主管,全国着名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全日制完全中学,现有2个校区,林荫校区(设高中部,地址:成都市林荫中街1号)和高新校区(设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2010年开校,地址:成都市富华北路1号),属省级重点中学。
2、招生情况
成都七中高新校区小升初实行“大摇号”招生(2022年摇中率约为 2.4%,从近五年摇中率来看,竞争更加激烈)。
初升高以中考统招为主,调剂为辅,同时设有特长生、外地生、高层次人才、足球班等(近几年林荫校区招生录取分数超重点线 90-100 分,高新校区超重点线 80-90 分)。
3、升学率
七中高新校区中考重点率65%左右。
高考文理科综合一本率保持在 95%以上,985上线率超 60%,985、211上线率超 90%,每年约有 70 人考入清华北大,约占成都市1/2,还有近 200 名学生被国外一流大学录取。
4、办学条件
1.办学规模
成都七中(成都中学)现有林荫和高新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238亩,师生5400余人。
2.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天府万人计划”天府名师1人,四川省中小学名校长3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5人,四川省特级教师27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6人,四川省中小学名班主任3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0人;
成都市教育专家4人,成都市特级教师13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41人,正高级教师12人,高级教师235人,学校有170余位硕士学位和教育学硕士课程结业的教师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还有一批清华、北大名校毕业的老师及海归硕士、博士老师。先后有近140余位教师获得全国或省市赛课一等奖。
3.学校环境
两校区均有学生公寓,生活设施齐全,每个房间均配有空调、卫生间、热水供给等设施,统一配有洗衣机和晾衣房;林荫校区实行走读制,需要住校的同学基本能满足床位;高新校区实行寄宿制,也可以走读。
住校条件和住校生服务管理好,生活老师素质高,管理规范严格;周末和节假日留校的住校生实行“统一管理,集中自习”的安排,有老师值守自习、陪伴和管理,每天均安排有行政干部在校值班;周末和节假日食堂照常供餐。
5、办学成果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首批全国科技教育创新十佳学校、教育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首批全国文明校园、团中央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学校、教育部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校、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项目样板学校(全国共四所);
全国课外科技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计算机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文明单位、文轩教育杯四川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典范学校、四川省首批校风示范校、四川省首批实验教学示范校;
四川省首批科技教育示范校、“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基地”(全省仅四家单位)、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等。
6、办学目标
建设为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奠基的卓越高中
7、学校校训
审是迁善,模范群伦
8、办学特色
林荫校区开设创新实验班、英才实验班、理科实验班和人文实验班,平行班;高新校区开设英才实验班、理科实验班和强基实验班,平行班。
文理并重,文理兼优。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课程改革,逐步创设了科学、完备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学校两校区每学期开设各类选修课100多门,活动课50多门。有“六大”学生组织,有“三报”“两台”和“四刊”。
在科学、高效地建构学生知识和能力体系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独立人格、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9、建校历史
1.百年校名演变
学校前身是1905年由墨池书院和芙蓉书院合并创办的成都高等小学堂,1907年改名为成都县立中学(旧制4年),1925年改制为成都县立中学校(新制3年),1950年3月,成都县立中学校与成都县立女子中学校合并成成都县立中学校(校址为,青龙街),1952年11月,更名为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校;
1954年,迁校至外南磨子桥(2002年,市政建设校门门牌改称林荫中街1号),2010年,成都七中高新校区正式开校,2014年,成都七中加挂“成都中学”校名。
2.培养出的人才
建校一百年多来,成都七中为国内外培养了诸多人才,如,九位中国院士李荫远、陈家镛、蒲富恪、唐明述、叶尚福、沙国河、彭堃墀、王大成、张兴栋,创办树德中学的陆军上将孙震,毛主席秘书田家英,中科院减灾中心主任王昂生,云南原省长徐荣凯,清华金融系主任李稻葵;
搜狗CEO王小川,作家林文询,美国院士李飞飞;青年数学家张伟,科学家唐爽,油画家何多苓,医疗领军人物杨璐菡,作曲家阿鲲、徐荣旋,探险摄影家吕玲珑,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深圳碳云智能联合创始人李英睿,bilibili董事长兼CEO陈睿等(排序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