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详细介绍
1、概述
成都石室中学(简称:成都四中)是由成都市教育局主管的公办完全中学,学校分为文庙校区(设高中部,地址:成都市青羊区文庙前街93号)和北湖校区(设初中部和高中部,2010年8月投入使用,地址:成都市成华区龙瑞一路9号),两校区皆设有国际部,属省级重点中学。
2、招生情况
石室中学北湖校区实行小升初“大摇号”招生(2022年摇中率约为3.6%,从近五年摇中率来看,竞争激烈);
初升高以中考统招为主,调剂为辅,同时特设外地生班(近几年两校区招生录取分数超重点线80分左右)。
3、升学率
石室中学北湖校区中考重点率60%以上,普高率80%以上;
高考文理科综合一本率保持在97%以上,985上线率超65%,985、211上线率超85%。
4、办学条件
1.办学规模
学校现已形成一校、两区(文庙校区、北湖校区)、三部(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的办学格局。文庙校区占地65亩,总建筑面积100788平方米;北湖校区占地168亩,总建筑面积93420平方米。文庙校区现有高中38个教学班,学生1900余人;北湖校区现有高中31个教学班,学生1600余人,初中21个教学班,学生1000余人;两校区国际部学生共计340余人。
2.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师德师风高尚,业务技能精湛,综合素质一流。学校现有教职工508人(含外派和出国),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93人。四川省正高级教师2人,四川省特级教师8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成都市特级教师4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12人,中学高级教师180人。
3.学校环境
文庙校区可以走读,也提供住校,有学生公寓,学生提交住宿申请,经审核批准后,可提供住校。学生公寓都配备有齐全的生活设施,均配备空调;学生周末可以住校,并有专门老师负责管理;学校食堂可供上千人同时就餐。食品安全卫生,食堂监管严格,提供营养套餐、中式面点、特色小吃、单锅小炒等各种品类,供学生自主选择,按需消费。
北湖校区为高品质全寄宿制校区,校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公寓为4-6人间,生活设施设备齐全,每间宿舍都配有空调和独立卫生间;学生周末可以托管,并有专门老师负责管理;学校食堂可供三千人同时就餐。食品安全卫生,食堂监管严格,提供营养套餐、中式面点、特色小吃、单锅小炒等各种品类,供学生自主选择,按需消费。
5、办学成果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消防安全教育示范校、四川省校务公开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单位、四川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模范职工之家、四川省文明单位;
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艺术特色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体育达标先进集体、四川省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教学科研基地。
6、办学目标
创建中国着名与有世界影响力的卓越中学,培养有家国情怀与世界格局的未来领军人才。
7、学校校训
爱国利民,因时应事,整齐严肃,德达材实。
8、办学特色
2013年,学校推出“石室祥云网络教育项目”,为加盟学校提供石室优质课堂直播、课堂教学视频点播、同步测评、同步教研、同步培训、同步资源等多项服务,现已实现中学全学段覆盖,包括了初一至高三所有年级。
2015年学校开设“慧道·石室未来课堂实验室”,以电子屏幕取代手写黑板,以平板取代学生练习册,将教与学数据化,通过大数据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制定一对一的教学方案。
9、建校历史
1.二千多年校名演变
学校前身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石室精舍”(约公元前141年),后人称为“文翁石室”,其后经历多次更名,但校址从未改变。
1902年,学校改为成都师范学堂,后又改为成都府中学堂;1913年,更名成都联合县立中学校;1932年,改为成属共立中学校;1934年,再改为成属联立中学校;1940年,再更名为四川省立成都石室中学;1950年,再改名为川西石室中学;1952年,再更名为成都第四中学;1983年,恢复旧名-石室中学。
2.培养出的人才
成都石室中学从古至今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古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蜀郡守文翁,文学家司马相如,哲学家扬雄,史学家陈寿,戏曲家李调元;近代爱国人士有,郭沫若、李劼人、李一氓、何其芳、王光祈、曹葆华、周太玄、刘俊达、胡其恩、韩子重、张学云等;
现当代着名院士有,郭沫若、李荫远、钟山、沙国河、陈懋章、马志明、翁宇庆、段宁等;改革开放以来知名人士有,新尚董事长唐立新,南科大教授蒋兴宇,青年数学家朱歆文,载人飞船总调度戴堃,战斗机女飞行员陶佳莉,青年作家辛晓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