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工作
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贯彻实施新课标,注重各学段的协调与衔接,优化评估方法,注重学习过程,特别是小学与初中的平稳过渡,推动各区域英语教学均衡发展。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在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更加主动地融入英语学习中。
在“小升初”英语学习过程中,把好入口关,做好两个学段之间的衔接,为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本文探讨了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实现小学阶段与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的顺利过渡、衔接,切实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一、新课标下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应遵循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必须回到学生这个基点上,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切活动都要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究,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制定适合学生的英语课程,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从小学到初中,英语学习难度增加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也逐日增加,尤其是一些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英语单词、句式、语法、表达等的学习,慢慢增加学习的难度。
同时,要随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比如课堂中与教师、同学的互动情况和情绪状态,重视他们在学习中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让他们接受英语、爱上英语,水到渠成地完成过渡衔接。
(二)连贯性原则
要做好两个学段间的无缝对接,英语教师毫无疑问要对英语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写好教案,设计好每单元、每节课精美、适用的课件。并在教学中严格遵守连贯的原则对各单元、各节课的知识进行整合,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参与探讨,高效掌握每节课内容。
在课堂教学外,还要将英语学习的过程延伸至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将学生的知识深度、广度不断扩大,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不断提升。
二、新课标下提高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若长期机械地讲授知识,学生会感到疲惫不堪,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使他们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同时,教师要以尊敬、信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引,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他们的学业进步较慢或产生厌学情绪的时候,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沟通,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实现英语学习的进步。
比如,在学生刚进入初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平时上课所学的日常交际用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既可以牢记英语知识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其想了解西方的礼仪、礼节。比如早晨在校园里遇到教师或同学,可以说“Good morning,teacher/student!”,晚上教师去查宿舍与学生告别时,可说“Good night.Have a good dream!”。
这些简单的对话不仅能让学生时刻练习英语,还能拉近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和教师以良好的心情开始和结束一天的学习和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使用英语对学生进行教育熏陶,比如,在学生一时回答不上问题时,教师可以用英语鼓励“Take it easy!Believe yourself!”,也可鼓励其他同学互相帮助“Who can help your friend?”,让他们放松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回忆和提炼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回答问题,增强他们的英语学习自信心,让信任和鼓励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前进的动力。
(二)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据此,在学生进入初中后,英语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培养英语思维,掌握英语学习的内在逻辑规律,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这样才能学好英语。
为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转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地展开自主探究。教师可以从课前预习活动开始,借助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知,指导他们寻找答案,要求他们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在日积月累中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利用导学案列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单词有哪些,必须掌握那几个?涉及哪些语法知识和重点、难点……在这些任务的引导下,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这节课可以学到哪些知识点,自己的英语水平可以得到多少提升,自己可以有多少收获,这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在衔接阶段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形式必须灵活多样,结合生活实际开展英语教学,接地气,把丰富多彩的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英语教学中。
(三)注重教学评价的衔接
教学评价的目标是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不断获得进步和成功,了解自己,树立信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的评价往往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被动接受教师硬塞的知识到主动探索英语知识,从艰难地背诵单词语法到主动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
释放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是每位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要摒弃单纯以成绩来衡量、评估学生发展的老观点,对评估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每个课程都要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与任务,英语教学也是一样,有对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可借助卡片、动画、音乐、影片等媒介将英语学习场景化,将常用的词语、句子等形式清楚、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例如,在教学“Where's the...?”和“It's...”句型时,教师可先呈现一个小球和盒子说“This is a ball.That's a box.”,之后把小球放在盒子的上面询问学生“Where's the ball?”,学生看到小球的位置后回答“It's on the box!”。
用类似方法再教授under(在……下面)、in(在……里)、near(在……旁边)、behind(在……后面)等方位介词,这样的教学直观、明了,学生只要看教师呈现的实物或图像信息即可知道所学内容。在初中阶段,除了要学习基础的英语知识与技巧,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要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需求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要对新课标和教材进行全面剖析,并根据学生的学情设置教学方案,使其更快地熟悉教材的内容。因此,初中英语教师也要熟练掌握小学英语学习内容,了解学生现在的学习状态,方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向更高处迈进。
(四)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由于语言学习具有操作性较强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拓展初中英语学习方法。
第一,教师可以根据购物、打电话、看医生、谈天气等多种教材内容材料,设定不同的情境主题,供不同的小组讨论。除专题小组活动外,教师还可根据教学主题组织词汇竞赛。例如,为照顾学困生,教师可带领学生玩模物说单词的游戏,教师将各种物品摆在讲台上,每组派一名学生到讲台上做猜单词的游戏。
教师蒙住学生的眼睛,学生摸到某物品,需要根据自己的猜测说出相应的英语单词。这样的比赛难度较小,不仅增加了学习乐趣,还能提高学困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第二,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单元话题设计不同的主题活动。举例来说,教师可以要求各组去搜集一种动物的相关资料,制作海报,并将其张贴在班级的黑板上,供学生观看。通过这类活动,个别小组可以把较简单的任务,如搜集资料、抄写、绘画、排版等,交给学困生完成。通过这种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学困生英语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提升。
第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分层任务教学。举例来说,教师可以要求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向其他学生介绍他们所知道的相关主题的基本知识,并展示自己的PPT和相关材料。对学困生,教师应降低难度,可以在读完单词后,随机选取1-2名学困生,让他们说出单词的意思和发音。
(五)借助生活情境展开教学
教学源于生活,创设生活情境有助于教师有效地实施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现真实的场景。例如,教师可以假定班级中有一个同学病了,不能正常上课,那么其他的同学又该如何关心和帮助他呢?有些学生认为,要关注他的身体状况,看他身体有什么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What's wrong with you?”这句话来询问他的状况,生病的学生可以用“I have a fever.”或“I have a stomachache.”来回答。
之后,再接着提问,要不要到医院,需不需要同学的陪伴,这样的交流方式,不但能让学生清楚地掌握词汇、词组的用法,更能体会到集体关怀、温暖的力量,这种把道德教育融入情境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六)成立学习小组,创造实践机会
在新课标下,教师可以通过成立合作小组来进行教学,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元进行学习活动的。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团队组建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化。
第一,教师可按现有分数将学生分为A类、B类和C类,每类每组各两人。
第二,教师选出各个小组的组长,组长选取的原则不再是以成绩为主,而是采取投票竞选的原则。组长定好后,各个组再根据组员的意愿进行合理分工。组长和组员的分工安排好后,各个小组还需要为自己的小组起组名。最后,组名确定后,各个小组指派一名组员向全班介绍自己组组名的寓意。
第三,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例如,在情景对话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操练,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用英语交流。
另外,为了公平起见,每个小组设立了组长、记录员、报告员、观察员等各一人,并采取轮岗制度。组长主要负责召集和组织活动,记录员主要负责记录小组讨论中的主要观点,报告员主要负责向其他组或全班汇报小组的观点,观察员主要负责关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学习情况以及整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并就小组活动的改进和效率提升提出建议。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与传统教学相比,新时代的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强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在课堂上,除了要掌握特定的语言知识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学习和创造能力,倡导差别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英语学习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人文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所以,英语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为指挥棒,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地改变教学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勇做新课程改革的先锋,实现教学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学是承上启下、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这就需要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共同努力,通过对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的探讨与研究,找到最好的切入点,采用最优的教学方法,有效、科学、合理地进行英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