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学段学生体能的发展分析
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体能训练中所包含的运动素质对于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来说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不同阶段发展相对应年龄特征的体能训练是解决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一味良方。本文对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不同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分析体能在每个学段中的不同发展方法,以提升学生的体能,为解决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献出一点绵薄之力。
一、小学阶段学生体能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为6、7~12、13岁,此阶段学生处于身体形态和各项能力发展的萌芽时期,其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都在婴幼儿期的基础上趋于增长趋势,把握好小学阶段的体能发展对于学生的各项机体能力有着极其积极的影响。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能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训练,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体能训练内容,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认知和智力水平处于模糊阶段,对于任何事物都带着天性去探索。学生喜动、好动是天性,学生喜爱充满趣味性而厌烦枯燥乏味的运动形式也是天性使然。因而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找准学生感兴趣的体能训练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性与积极性是教学的一大方向。
可多安排游戏法的形式进行体能训练,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变化,在进行训练内容的安排上,多制定一些具有比赛性和娱乐性的运动项目。
(二)尊重个体差异,合理安排训练
由于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差异,不同学生的体质特征各不相同,其身体运动能力和可承受压力也是不同的,体能的发展也应根据每位学生所能适应的量而制定。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和运动形式,在运动时间、间歇时间、负荷量、负荷强度的把握上一定要根据学生个体的水平定制。
(三)根据体能自然发展的敏感期进行体能训练
通过上表能看出在小学阶段6~13岁期间是体能各项基本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在人的一生中,身体素质的发展不是匀速的。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各项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把身体素质增长速度快的年龄阶段叫做身体素质发育敏感期。此时期发展体能对于学生来讲不仅可以提高身体各方面的发展,为今后从事体育运动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对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起着辅助作用,对于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具有很大的帮助。
体能自然发展的敏感期
二、初中阶段学生体能的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相比较小学阶段而言,其认知水平和运动能力已有了相应的提升,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身体发展的黄金期。学生的身体形态、运动能力在这一阶段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在这一阶段体能训练的安排要紧扣学生身体的发展,可以适当加强学生的力量、耐力等素质的训练量。
(一)结合实际创新体能训练方式
体能训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素质的练习内容,通常具有反复性和枯燥性,学生对于训练内容易出现抗拒心理。体育教师在安排体能训练时可结合已有的场地设施和器械对训练方式进行再创造,在体能训练中融入娱乐因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训练中踢毽子、跳山羊以及结合足球、篮球等运用体育器械融入娱乐化活动。又或是在以跳远训练学生的弹跳能力,此时不妨运用闯关游戏的形式,将跳远的项目转变为轻松的娱乐活动。还可以通过体育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完成任务。或是发挥体育的竞技性,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比赛。
(二)务必在健康第一的原则下杜绝安全问题
健康是从事所有活动的前提,体能训练中更要管控好学生的健康问题。
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处于一个萌发阶段,学生在独自使用有危险性的体育器材,如标枪、铅球时会存在安全问题,并且在进行自己不能熟练掌握的动作时缺乏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这些潜在的安全问题是体育教师在体能训练中所不容忽视的,一定要在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下监控好学生在训练中的安全问题,让体能训练促进学生健康而不是危害学生健康。
(三)注重性别差异
男生与女生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女生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比男生早两到三年,其身体发育黄金期在10~14岁之间,而男生的黄金期则是在12~16岁之间。这也就决定了男女生体能训练的安排要从差异性出发,安排不同的运动强度,女生的力量、速度等素质要低于男生,但其柔韧、协调等素质优于男生,所以在体能训练的侧重点上可以进行相应的合理安排。
三、高中阶段学生体能的发展
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6~18岁,此阶段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开始趋于稳定状态,其运动能力经过小学、初中的铺垫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此阶段体能训练开始转为运动项目服务,体能的作用开始充当各项运动项目的“电池”,而体能训练就是为学生在各项体育运动中“充电”。
(一)依运动项目发展不同类型体能
高中阶段学生自主意识较强,每位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不同,因此体能训练也要针对运动项目来规划。足篮排等大球运动项目与田径、体操、武术等项目在体能要求方面有较大差别,体育教师在制定体能训练计划时要因学生参与的运动项目进行分类安排训练内容,保证体能训练内容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二)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
运动训练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循序渐进。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来讲身体的骨骼肌肉处于稳定增长状态,过于高负荷、高压力的训练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危害,这也就违背了体能训练的初衷。
高中阶段学生可以适当进行大量度、长时间的训练,但是训练安排一定要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不可一蹴而就。在帮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学生的身体状况,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中增强身体素质。
四、结束语
体能作为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能力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小学、初中、高中更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三个关键时期,针对不同时期学生不同身心特点安排体能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