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学业资讯网欢迎您!为您提供成都小升初政策及招生入学资讯。小升初升学规划

家长怎样和青春叛逆期初期的孩子沟通

编者:王老师发布时间:2023-03-19关注:25

  孩子步人青春期以后,变化很大,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家长说什么都嫌烦,要么对家长不理不睬,要么和家长争吵顶撞。都说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强,但青春期又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家长如果不管的话非常容易学坏,家长怎样和青春叛逆期初期的孩子沟通呢?

父母怎么和青春期孩子沟通

  1、典型案例

  案例一:斌斌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男孩,小时候一直都很听家长的话,根据家长的要求完成作业、上补习班、买衣服、交朋友等。但从五年级开始慢慢对家长的安排产生了抵触情绪,比如降温了,让他多穿一件衣服,斌斌最开始的答复是“不冷”,到后来干脆就回一句“烦死了”。

  现在买衣服都是斌斌自己挑,挑的衣服在家长看来就是花哨古怪,根本不像学生样,但斌斌却说这是最流行的;每天学习的时候都要塞着耳机听歌,有时还跟着唱或者摇头晃脑,家长觉得孩子的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家长好心提醒,结果斌斌就把门锁上,连母亲送牛奶和水果都不肯开门。

  案例二:晓晓的家长最近一直焦虑不安,他们无意间进到孩子的QQ空间,却看到孩子和同学聊的和转发的都是一些谈情说爱的内容,而且还说脏话。家长非常担心他交了坏朋友,所以连续一周放学的时候躲在校门口附近,结果发现和晓晓有说有笑的都是平时在班级里比较调皮捣蛋、成绩不好的孩子。

  家长准备和孩子好好谈谈,让他不要和那几个同学要好,结果没说几句晓晓就气呼呼地站起来,责怪家长什么都不了解就看不起他的同学,还说偷偷用他的QQ号是侵犯隐私,是对他的不尊重。晓晓甩门离开,家长花了好几个小时,最后通过孩子的一个同学才劝他回家。

  焦急的父母真不知道应该和孩子如何沟通,看他的一些表现如果不说的话就很可能会学坏,如果管的话,万一又离家出走或者做出更加激烈的事情,该怎么办?

  2、案例分析

  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伴随着性生理功能的发育与成熟,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想摆脱父母的监管,独立意识及求知欲强;留意自我形象,向往结交伙伴,更愿意听取伙伴的建议;关注自我感受,有自己的想法;对异性产生好奇或好感等。

  但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情绪多变不稳定,因此也特别需要正确的教育。为此,我们应该先了解青春期孩子几种特殊却又正常的改变。

  1.物质需求的改变

  青春期孩子的物质需求会悄然发生变化,如斌斌家长所说的,孩子不再喜欢家长选择的服装,喜欢穿戴一些家长看不惯但同龄人却喜欢的服饰。这是因为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更在乎同龄人的评价,更容易受同龄人价值观的影响,从众可以让孩子有安全感,更好地融人同龄人的圈子。

  所以,书包和手机上挂满明星卡片,生日聚餐、K歌、抽烟、追星等看似疯狂的行为,其实都是孩子融人团体.走进成人世界的各种尝试。

  2.情感依赖的改变

  进人青春期的孩子情感依赖会转向同龄伙伴。他们会为了陪朋友而放弃休息、学习;为了朋友而争执打架;为了不揭发朋友而选择沉默;为了朋友而铤而走险;为了朋友与家长产生矛盾....这是因为伴随着成长,孩子的视野拓宽了,思维开阔了,能力发展了,渴望像成人一样为人处世。

  他们更加愿意接受同伴的帮助,也更加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同伴,以此彰显“成人”的形象。与此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自己的一些想法、行为其实不适合与家长分享,不仅无法获得家长支持,甚至还会招来反对、责打等后果。因此,他们更容易从与自己有着共同想法和行为的同龄人处获得理解和支持。

青春叛逆期

  3.对“性”关注的改变

  伴随着生理的发育,青春期孩子的性意识开始萌发,开始关注与“性”相关的话题,通过同伴交往或者网络媒体了解与“性”相关的知识,对异性产生好奇、好感,甚至尝试青春期恋爱。步人青春期的男孩子开始在镜子前打理头发、女孩子学习化……他们关注自我形象、关注周围同龄人的形象;面对异性,他们会有紧张、拘谨,也会产生好奇甚至好感。

  4.独立自主的需求

  青春期是孩子寻求独立自主最强烈的时期。处于这时期的孩子为了寻求自我认同与自主,生活的重心从家庭、父母转移到同龄人身上,原本听话、守规矩的孩子,开始挑战那些“令人讨厌”的规则与限制,甚至批评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斌斌对着装、学习方式、交友标准等学习生活方式的选择,对家长使用其QQ的强烈情绪反映,都是在寻求独立自主的表现。

  3、育儿建议

  对于家有青春初期孩子的家长而言,以下几点建议有助于亲子沟通:

  1.理解与尊重,是孩子最真的需要

  担心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与尊重、害怕招来打骂与限制,是青春期孩子对家长敬而远之的主要原因。理解孩子在青春期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理解他们在这一特殊时期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是获得孩子认同、走进孩子心灵的第一步。对于斌斌的逆反,晓晓的交友现状,家长需要进一步了解孩子产生这一行为的原因。

  2.倾听,是沟通最重要的“语言”

  没等说完,家长就急于评价或批评指正,这是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相对于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更加希望有人能够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充分地表达。听孩子诉说,其实就是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宣泄情绪、减轻压力的过程。

  有时候当孩子倾诉完后,一些疑惑就会解开,一些想要去做某些事情的冲动也会消除,甚至自己就寻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了。了解事情的原委再进行适当的评价并给予建议,孩子会更加容易接受,久而久之,家长和孩子成为最值得相互信赖的朋友。

  3.巧选时机,是沟通成功的小秘诀

  在给青春期孩子咨询过程中,孩子们表示比较反感家长在学习、吃饭时间或者亲戚长辈面前谈论他们的问题,评价他们的朋友,或者在孩子情绪本来就很糟糕的情况下喋喋不休。家长们的这些行为让他们或反感,或委屈,或没有面子,因此即使明白家长的一番好意,但逆反心理油然而生,甚至与家长产生激烈的争执。

  给家长们的建议是,在与孩子谈话时可以选择一些适当的时机,如看新闻、外出旅游等时机,营造一些比较轻松的氛围,借助一些身边的案例或社会新闻事件开启话题。

  4.诚恳赏识,鼓励建议

  全面分析孩子的想法.行为后,我们会发现这些看似消极行为背后积极的一面。比如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产生好感,说明孩子的性意识发展已经步人重要时期,而这个时期也是引导孩子学习责任与爱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能获得别人的喜欢,说明孩子身上肯定存在被他人赏识的优点,这时候也是帮助孩子客观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关键时期。

  因此,家长要在这些事件中挖掘积极的因素,诚恳地赏识孩子,再结合实际情况与孩子探讨或给予适当的建议。比如与恋爱中或即将步人恋爱中孩子探讨双方的闪光点和值得改进的地方、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经济管理以及责任等话题,让孩子从中学会理智对待,获得真正意义的成长。

  步入青春期就意味着步入“心理断乳期”,也有人把它称为“人生历程的十字路口”,家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如临大敌。对于家有步人青春期孩子的家长来说,如果能够密切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尊重孩子的想法与行为,适当引导建议,家长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孩子健康、安全地走过青春期,获得成长,走向成熟。

 

文章标签: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