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孩子怎么办,老师支招|学会和内向做朋友
乐乐:
胡老师,您好!我最近情绪一直很低落,因为我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内向了。
以前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在课堂上还是敢举手发言的,现在到了六年级反而害怕发言,生怕自己回答错了,同学们会对我投来鄙夷的目光,老师也觉得我现在学习没那么上心了。
以前我不管碰到什么问题都会跟父母说,现在我跟父母无话可说;和同学也是一样,现在只对一两个好朋友敞开心扉。
老师、父母都说我现在越来越内向了,我也不喜欢我现在这种内向的状态,希望能够像别的同学一样开朗,可是我又做不到,我该怎么办啊?
胡老师:
乐乐同学你好!听到你描述的自己现在的变化,老师首先要恭喜你,因为这些变化说明你正在长大,正要从天真的童年期步入懵懂的青春期了。
很多人,包括胡老师在内,从孩童时代进入青春期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变得内敛了,个性没那么活泼张扬了。
因为这个时期的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有了较高的自尊,所以我们开始谨言慎行、害怕说错。
这一切其实都是成长的印记,所以,面对成长过程中个性上的一点小变化,咱们没有必要那么惶恐,坦然接受就好了。
其次,你说你羡慕那些依旧十分开朗的同学,也许是因为你受到周围人的评价的影响,认为性格外向比内向好。
胡老师想告诉你,其实,内向和外向只是性格不同,并没有好坏之分。
外向的人在人际交往方面也许更强,但是内向的人心思一般会更敏感细腻,可能更能照顾到身边人的感受,从而获得别人的好感;
外向的人或许更敢于尝试和表达,内向的人则更擅长思考和坚持。
这个社会同时需要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一起去建设,例如需要外向的人去从事外交、表演、销售等工作,也需要内向的人去安安静静地从事研究、创造、生产等工作。
所以,内向和外向并无优劣之分。
最后,胡老师想告诉你,当我们把自己身上的某个特点当“敌人”一样去对付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的“副作用”越发强大,让你无法忍受。
而当你把自己身上的某个特点当“朋友”一样去对待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并没有那么可恶,甚至还有些小可爱呢!
想一想,现在内向是你的一个朋友,它给你带来了哪些礼物呢?
是不是这样思考之后,你发现内向并不是你原来认识中的那样“穷凶极恶”了?
自然界的每一朵花儿的气味都是不同的,正因为如此才有美丽的春天。
我们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才会有了这个美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