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学业资讯网欢迎您!为您提供成都幼升小政策及招生入学资讯。幼升小升学规划

小学前需要上幼小衔接班吗

编者:张老师发布时间:2023-04-12关注:7

  2022年9月,我女儿正式踏入小学的校门。像许多家庭一样,我们经历了递交简历、游园面试、筛选录取等一系列的入学程序,直到最后尘埃落定,我女儿终于成为一名寄宿制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办了走读)。

  一直以来女儿的性格被公认为内向、害羞、慢热,但是我对于女儿能适应小学生活这件事毫不怀疑,我相信女儿一定会喜欢自己的学校,喜欢上学。

上小学

  其实我女儿在刚上幼儿园时是一个每天都哭着不去的小哭包,但正如我所料,走进小学校园的她,在经过了最初一个月略显混乱的适应期之后,就顺利进入了小学生状态。她在学校里越来越开朗活泼,越来越愿意分享快乐,回到家里总是跟我们讲述各种关于学校、同学、老师的事情,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学习方面她也很少让我费心,虽然她不是学霸,不会每次都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在日常交流中,老师告诉我,在学校里女儿喜欢阅读,上课听讲认真,遵守纪律,作业和测试都完成得很好,是那种不需要老师操心的好孩子。

  现在回过头去看幼升小这段经历,我认为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就是让她上了一个合适的幼小衔接班。我女儿不仅在这期间进行了简单的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和生活规划上都尽量向一名小学生靠拢,提前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其实,关于幼小衔接,在一年之前我身边还有很多反对的声音,而现在我可以很肯定地说,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比如以下这些观点。

  一、幼儿园的老师也很注重孩子的习惯培养,没有必要专门上幼小衔接班

  幼小衔接其实是为了帮助小朋友顺利平稳地适应小学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和缓冲。

  记得在幼小衔接班期间,女儿最大的收获就是迅速学会了拼音和查字典,然后告别了低幼绘本,正式开始阅读各种图书。通过大量阅读,她很快又进一步熟悉了拼音,学习了更多的字词,在阅读方面的进步非常快。所以,当女儿进入一年级,许多同学还在苦学拼音的时候,她就可以阅读只有纯文字的书籍,写字组词从不用拼音来代替。

  在这个过程当中,女儿的学习习惯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上小学后,女儿回家后经常告诉我,老师不只是提出“身体坐端正,眼睛看老师”这么简单的要求,而是要求学生跟着老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女儿阅读一本书时,学会了通过观察封面、熟悉目录等信息来了解这本书;

  女儿知道了写课后作业不是做完了就去玩,而是要先复习一遍所学的内容,再做作业,做完作业自己检查一遍,更正错误,然后预习一遍新课。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流程,女儿养成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中,我惊喜地发现她的生活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上幼儿园时,女儿不爱上学,每天都要赖床好久,但是在上幼小衔接班这段时间,女儿特别想,早一点去班级看各种图书,早晨如果还像以前那样赖床懒散,就有可能迟到,所以她就会早点起床吃早餐,或者晚上早睡。

  如果女儿放学了想跟小伙伴一起玩儿,那作业就有可能无法完成,所以她学会了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再玩耍,也加快了吃饭的速度。更让人惊喜的是,她会减少看电视的时间来争取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些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促进了她的生活习惯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好。

  二、现在孩子压力太大,就在幼儿园快乐地玩三年,进入小学之后再开始好好学习

  我有一位朋友是大学老师,从小就是学霸,学习对她来说从来不是难事。在养育孩子方面,她认为孩子有一个开朗的性格和快乐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她的计划是正式上学之前不要学习,上学之后再开始带着孩子发力。于是,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兴趣班想上就上,不想上了就换别的,对于上幼小衔接班更是嗤之以鼻。

  孩子就这样开开心心地到了一年级,好日子就真的过完了,用我这位朋友的话说,一开学两眼一黑,三座大山压下来了。

  第一座大山是课堂纪律。

  据老师说,这位小同学平时看着挺文静,没想到上课的时候异常活跃,听得高兴了就哈哈大笑,还跳起来给老师鼓掌,不高兴了或坐不住了就伸懒腰、踢蹬腿,老师在课堂上纠正了很多次都不见效。我朋友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听老师说起孩子的这些表现十分汗颜。

  为了这个问题,她跟老师配合着足足纠正了孩子一个学期,到学期末才好一些,这中间费的心比她自己上一学期课还累。

幼小衔接

  第二座大山是学拼音。

  学校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小朋友拼音还没学清楚,英语字母就来了。拼音的26个字母跟英语的26个字母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写法又各不相同,孩子完全被搞晕。朋友本以为小学的作业很好辅导,然而大学老师亲自上阵的结果就是孩子哭得“撕心裂肺”,自己气得“七窍生烟”。最后她不得不承认术业有专攻,大学老师搞不定一年级小娃。

  第三座大山则是写字。

  朋友自己并不看重书写,她认为答卷正确才是得分条件,书写漂亮只是锦上添花,还不止一次地和我吐槽目前市面上的练字班。但是没想到进入小学之后,老师对学生书写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笔画标准、书写规范、书面整洁。

  这是小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可对于完全没有捏过笔的小朋友来说太难了。坐姿、握笔姿势、笔顺笔画,都需要一一辅导、一一纠正。于是每天放学之后孩子写作业的过程简直水深火热,她自己辅导了几个月之后,毅然给我打电话,要我帮她找一个练字班。

  后来朋友对我说,通过这几件事她想明白了,学习是贯穿孩子一生的习惯,并不存在一个突然开始学习的按钮。婴儿从一出生就在学习,学习吃奶,学习翻爬起坐,学习吃饭,学习走路,学习与人沟通,学习与外界相处。每个年龄段都有相对应的学习内容,每一项学习任务都不轻松,不同的只是有些孩子的学习具有天生的内在驱动力,有些则需要外界的引导、督促。

  三、上幼小衔接班会导致孩子正式上小学时对学习失去兴趣

  有朋友问我,你女儿上了一年的幼小衔接班,那一年级的学习内容对她来说肯定很轻松吧?你女儿在班上一定是学霸吧?

  我大大地摇头,完全不是。

  虽然我女儿提前上了幼小衔接班,但是真正进入一年级的学习并不轻松。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初对于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的适应就会耗去不少精力,同时小学的教学要求比较严格,学习进度也比较快,能跟上老师的进度就不错,要做学霸可真不容易。

  就以语文学科为例,不管孩子们基础如何,老师都只会用一个多月教完拼音的全部内容,进度非常快。除了重头戏拼音,其间还会有简单的课文需要理解和背诵。

  课文中会有生字,老师鼓励孩子们用生字组成新的词语,再将拼音运用到新学的字词上,在这个过程中复习和巩固拼音,反复运用拼音,这对于学过拼音的孩子而言也是很有新鲜感和挑战性的,根本不会枯燥和无趣。

  也有朋友问,既然上幼小衔接班不会让孩子成为学霸,也不会让孩子学习更轻松,那上了有什么意义?

  我认为是有意义的。最大的意义在于,孩子从心理上适应了学习的节奏,在生活上适应了正常的学习规律,养成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够跟紧老师的教学进度,有能力去配合老师思考进阶的拓展内容。

  虽然我女儿不是学霸,但是她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越来越有信心,上课越来越愿意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对于老师的建议能够接受,并且能一一做到,这样就足够了。

  所以,千万不要担心上过幼小衔接班的孩子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就像老师在开新课之前会要求学生们认真预习一样,孩子们适当地提前熟悉在小学即将面对的各项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

  上小学之后,每一位家长都会发现,小学跟幼儿园之间的差距犹如鸿沟,不论是心理上的转换,还是学习强度、生活习惯的改变,都会让家长和孩子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压力和困难,这个特殊的阶段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而幼小衔接,正是在两者之间提供一个缓冲和平衡。作为一个刚走过幼升小阶段的家长,我真心希望所有的家长们放下焦虑的心态,陪着孩子一起认真对待这个时期,为孩子今后长期的学习生活开创一个美好的开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文章标签: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