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学业资讯网欢迎您!为您提供成都幼升小政策及招生入学资讯。幼升小升学规划

火爆学区房背景下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建议

编者:龚老师发布时间:2023-04-27关注:7

  随着2020年我国全面步入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关注焦点已从当初的满足温饱状态辐射到教育、医疗、住房等生活体验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子女教育问题,是受育龄适龄人口关注最多、牵挂最深的问题。而近几年,各地学区房的价格屡创新高,深刻反映出了教育资源两极分化问题的严重性。

选好房子读好学校

  本文在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导致学区房现象的原因,并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从而催生出学区房问题这一角度出发,参照邻国日本的经验与教训,寻求解决方案。

  一、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造成的突出问题

  (一)学区房价难抑制。

  学区房的价格在2021年以前,长期呈现猛涨态势,但自2021年国家“双减”政策、北京轮岗政策和深圳大学区政策出台后,学区房价格开始出现回调,上涨势头受到一定的抑制。

  典型案例如,至2021年10月,国内十多个城市出台二手房指导价制度,使得学区房迅速降温。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海淀区房地产经纪协会此次给出交易指导参考价的29个小区均分小、中、大三种户型设定挂牌指导价,超过指导价1%则不允许任何中介挂牌,且不能通过中介成交。

  此外,江苏常州市二手房市场2021年上半年一路飙升,但下半年也开始出现降温。这对于常州市200万元以内的学区房影响不大,但对于400万元左右的高价学区房而言影响较为明显,出现了价格下调的迹象。

  目前,学区房最主要的影响是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相对贫困家庭由于无力购买高价学区房,其子女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自然低于相对富裕家庭的子女。长此以往,易于造成一定的社会矛盾。除此之外,学区房现象也会对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及人口发展问题造成一定影响。

  一是政府对楼市的管控都是针对新房的,而很多学区房是二手房,政府很难直接插手去控制其价格,加之学区房是择校必需品,因为市场旺盛一度主导着楼市的走向,甚至近几年一些城市都出现了学区房与新房价格倒挂的现象。

  二是个人需求的水准伴随社会发展而提高,学区房变成了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必需品,间接导致生育成本上涨。2020年国内生育率已经跌破1%,学区房若再不降温,恐将迫使婚姻适龄青年人口对未来发展期许(包含生育需求)持续减退。

  (二)“以钱择校”何时休。

  表面上学区房价格上涨是由“就近入学”政策导致,但其根源仍应从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上去找。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要重点建设一批学校。至80年代期间,重点学校制受到青睐,致使教育资源倾斜至部分学校,催生了一部分名校,这期间我国已出现“以分择校”的现象。

  1993年后,国务院出台了《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在政策鼓励各地重点学校通过收取高价择校生获得经费,大量学生涌入重点校区,“以钱择校”成为一种择校模式。此后虽然试图以政策阻止“以钱择校”现象,但收效甚微。

  直至2014年,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强调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就近入学”,小升初要“严格按照划片校区对口入学”,才有效杜绝了“以钱择校”行为。

  但是,那些对名校趋之若鹜的家长通过购买重点校区房产的方式,将孩子的户籍转入重点校区,依然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毫无疑问,也是一种变相的“以钱择校”模式。

  不少人诟病的楼市管控力度不强是造成学区房上涨过快的重要因素,但细思之下,由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导致的“以钱择校”模式,才是学区房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当下,要改善此类问题,“以钱择校”模式当休矣。

学区房

  (三)轮岗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在教育资源均衡化上的主要手段便是教师轮岗,但现阶段的教师轮岗制度还有着很多的限制,主要几个问题便是空间、时间和待遇保障上的。

  教师轮岗制度早在1996年就被提出,当时的国家教委《关于“九五”期间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积极进行教师定期交流,打破在教师使用方面的单位所有制和地区所有制,鼓励教师从城市到农村、从强校到薄弱学校任教。

  但迄今为止我国的轮岗都未打破行政区,仅在学区内或相邻学区进行轮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时间与空间对教师的影响较大。很多教师由于住址与学校较近,不愿意到距离原有住址较远的学校长期工作,因此,目前的教师轮岗更多是局限于某一个行政区域内部。

  此外,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薄弱学校任教经历,这虽然能够诱使教师主动争取轮岗机会,但也导致已经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失去轮岗工作的动力。一些大城市虽然会根据轮岗学校偏远程度,给予教师一定的补贴,但这也导致部分农村教师为了保住补贴不愿去城镇学校轮岗。

  由于教师岗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乡村教师不愿轮岗去城镇,那城镇教师就无法下到农村去。所以,对乡村教师的高额补贴,反倒成了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阻碍因素。

  二、日本如何平衡教学资源

  (一)完善的教师轮岗制度。

  日本有关教师定期轮岗制度经过长期实践,现已相当成熟,且日本教师轮岗不仅仅限于市町村,更将范围扩大到了县域之间。日本教师轮岗制度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完善的立法保护;二是政府积极参与轮岗的实施;三是不断提高偏远地区的教师待遇;四是教师流动过程规范,保证了公平。

  具体而言,日本教师也属于公务员体系,所以也要遵守公务员的流动制度。除此之外各地区还有着各种大同小异的流动制度,以东京的教师轮岗制度《实施纲要》为例,凡是在同一学校连续任职超过十年的教师或者新任教师连续任职超过六年的必须参与轮岗,这就在法律上规定了教师的轮岗属于义务。

  此外,日本政府在这项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大到各种方针和政策,小到某一所学校教师的专业、年龄、性别比例等细节都积极参与,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制度在实施时能保持初衷。最后,通过提升教师待遇和规范教师流动过程,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保证了轮岗教师的待遇和权利,使轮岗教师愿意主动接受这项制度。

  (二)完备的法律支撑体系。

  在日本,由于教育基本法等一系列完备的法律支持,所有公立学校之间不管是从学校设施、环境以及师资力量上来看都相差不大,可以说日本公立学校之间真正做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吴遵民认为“建立统一的教学质量标准、规范教育管理的内容、大力提升教师质量、深入开展学校评价的活动、实施教育质量的有效检测”是日本基础教育质量得以保障的具体措施。

  其中,建立统一的教学质量标准、深入开展学校评价的活动和实施教育质量的有效检测等方面,虽尚未如日本那般完善,但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而剩下的两点,即规范教学管理的内容和大力提升教师质量是我国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一大重心。

  规范教学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指从法律上来给国家的教育提供保障。1947年日本就出台了《教育基本法》,并且在该法基础上又制定了《学校教育法》和《社会教育法》。随着后续各项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迄今日本在教育法的完备方面几乎无懈可击,很好地保障了教育的纯洁性。

小学生

  (三)全面的培养研修制度。

  大力提升教师质量是均衡教育资源的一大主要支柱。日本在提升教师质量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培养与任用,二是在职教师的研修制度。教师的培养与任用主要体现在保障新任教师的质量以及拓宽教师选拔途径两方面。

  而在职教师的研修制度则是让教师们结合实际问题研究能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其主要方式有校内研修和校外研修两种,校内研修一般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导主任带领实习教师们利用空闲时间集中讨论解决校内现存教学问题;校外研修则是在各地的教育中心,以本地区全体新任教师为对象统一进行,主要采取讲课、实习和参观学习等方式。

  三、推进我国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教师待遇。

  资金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教育资金占GDP比值更是衡量一国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为5.1%,但我国2020年只有4.2%,仅刚超过4.1%这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不仅要加大投入,还要改善布局,各地方政府要依据各地情况以减小区域间的教育资源差异为目标进行微调。

  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教师待遇,并做到教师待遇标准化。教师的高待遇是日本能强制实施轮岗等措施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教师的待遇相对来说还有待提升,待遇分配也有待完善。

  (二)优化教学环境,完善进修制度。

  一是参考日本出台一系列教育法律,在“硬件”上保障教育的质量并规范各学校的基础教育设施和教学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教师进修制度,采取一些诸如延长实习教师的实习期,把教师进修纳入转正考核体系的措施。定向培养高素质教师人才,正式教师教龄满一定年限后可前往师范类大学的研究生院深造,但学成后必须返回原单位。

  (三)健全轮岗制度,均衡师资力量。

  建立完善的轮岗制度用于均衡师资力量,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建立区域内外部轮岗合作制度。

  针对区域内部,教师在某所学校任教满一定年限后必须要调往该行政区内其他学校任教,根据教师职称的不同来划分任教年限,着重于骨干教师的流动。针对跨行政区的轮岗可以通过名校与其它行政区薄弱学校建立对口帮扶的制度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地实施轮岗。这些薄弱学校在宣传和招生时也可以借助对口名校的“名校光环”。

  具体实施时按照志愿+义务的形式筛选轮岗人选,并且在选人时要慎重考虑轮岗教师的家庭因素,轮岗年限也要小于行政区内轮岗的年限。

  2.实施线上线下双向轮岗教育方式。

  农村与城镇之间可以采取轮岗和线上双师教育并进的形式,农村往城镇的轮岗教师应当在保障其原有待遇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福利,城镇往农村的轮岗也应该在增加待遇后充分征求轮岗教师的意见。

  除此之外,在在职教师进修政策上可以多照顾农村教师,以便于尽快提升农村教师的质量。在实施轮岗时要按轮岗的距离、时间等因素来提升教师的待遇,保障教师的衣食住行等。

文章标签:

关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