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指导建议
幼儿园和小学属于两个不同的教学阶段,学习及生活环境都存在着明显差别。很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拥有丰富的物质基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帮助幼儿实现幼小衔接的平稳过渡,为幼儿搭建幼小衔接的稳定桥梁呢?培养好的孩子,要从养成好的习惯开始。
1、对培养幼儿独立习惯的指导建议
“老师,这件事情我可以自己完成。”听到这句话时,我心里非常满足,回想起这些幼儿刚刚踏入幼儿园时,他们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做任何事情都显得那么手足无措。
记得刚开学时,许多幼儿上课时找不到自己的座位,下课时找不到自己的水杯,有的连上厕所都需要教师陪同;现在,在教师一遍一遍的指导下,幼儿开始尝试自己完成事情,再加上我们的鼓励与表扬,幼儿的成就感不断提升。
久而久之,幼儿更愿意独自完成任务,以至于我们一声令下,幼儿就能够立即捕捉到有效信息并且开始行动。无论是搬书、收东西还是捡垃圾等事情,幼儿都可以独自做得井井有条。我们很欣慰,也很放心。
2、对培养幼儿诚实习惯的指导建议
“老师,这件事情其实是这样的!”说出这句话的是刚刚被告状的小朋友。其他小朋友向我告状,说这位小朋友刚刚故意将同桌的书弄到了地上,而且没有道歉。在我询问他的时候,他一直低着头支支吾吾,这让我非常苦恼,因为这个年纪的幼儿已经到了需要培养辨别是非能力的时候了,他们在做错事情时也需要勇敢地承认错误。
但是当我碰上这种不愿意交流的幼儿时,总是非常苦恼。这个年纪的幼儿很容易模仿别人的行为,为了让他开口讲出实情,我在班上为大家讲了“华盛顿用斧头砍樱桃树,在被发现后勇敢承认错误并得到表扬”的故事。
在讲完故事之后,我向全班学生询问他们是否佩服华盛顿的做法,并让幼儿思考当自己做错事时是否也能像华盛顿一样敢于承担责任。我的话音刚落,刚刚不愿意说话的幼儿便举起手示意我过去。在我过去后,他小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之后在我的鼓励之下也向同桌道了歉。
3、对培养幼儿交友习惯的指导建议
“老师,我可以跟×××一起组队吗?”“老师,我想跟×××一起!”在笔者刚刚发布完游戏活动的任务之后,幼儿们开始雀跃起来,争先恐后地向我说明自己想要组队的成员。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十分开心,这是因为幼儿们都在幼儿园中收获了珍贵的友情。
对于这个阶段的幼儿来说,友情的建立十分轻松,可能只是一起做游戏或是一起分享玩具,就会让他们快速成为朋友,并且约着下次一起组队。
这种状态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因为友情在各个阶段都很难得,为了帮助幼儿园阶段的幼儿收获友情,我们每周都会开展以“我的好朋友”为主题的趣味班会,幼儿们可以通过表演、绘画、讲故事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由此帮助孩子们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更能够让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后也喜欢与他人交往,直至结交新的朋友,让自己更加坚定地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4、对家长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指导建议
良好的习惯,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是一项重要的财富。对于正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所处环境的改变,容易使他们面临较多的困难或阻碍。家长作为幼儿成长与发展的第一任老师,需要积极承担起自己的重要责任,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帮助幼儿循序渐进地养成好的习惯。
首先,家长可以陪幼儿一起观看与良好习惯相关的少儿节目,让幼儿边看边学习。其次,家长可以在幼儿面前积极表现出好的一面,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习惯。最后,家长要多多与教师交流,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状况,慢慢使孩子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以此使他们在小学阶段继续延续在幼儿园中的良好表现,快乐、开心地度过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